2024年,市国资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给祖籍宁波的香港企业家的重要回信精神,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对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加快建设一流企业行动,持续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贡献国资国企力量。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市国有企业资产总额39051.48亿元,净资产总额13737.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12%、8.95%;资产负债率64.82%,同比上升0.05个百分点;全年累计实现营收3163.53亿元,同比增长13.26%;累计实现利润总额82.70亿元,同比下降15.33%。其中,市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资产总额8261.51亿元,同比增长16.83%,资产负债率57.82%,同比上升0.46个百分点。累计实现营收1845.28亿元、利润总额105.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23%、2.18%。
一、坚持把方向铸根魂,在示范引领中坚定理想信念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不断增强班子成员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把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穿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各方面全过程。坚持抓机关、带系统,组织全系统620人次参加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轮训,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23次,开展“企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巡听旁听”22次,做到全面系统学、联系实际学、及时跟进学。二是强化工作执行落实。以抓落实诠释忠诚、体现担当。根据市委工作要求,开展市属企业党委政治建设评估,查找突出问题,抓好整改落实。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基层减负的工作要求,制定出台市国资委党委为市属国资国企领域基层减负方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配合做好市委巡察工作,完成立行立改问题整改2个。全年共办理各类指(批)示203件,全部按期保质办理完成,获市政府主要领导3次批示肯定。协调组织市属企业全力做好第六届世界佛教论坛志愿服务、交通出行、场馆建设、会务住宿、主题演出、燃气保供、食品餐饮等多方面的保障任务,为论坛成功举办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三是充分发挥表率引领。带头树立廉洁奉公的权力观、为民造福的政绩观、真抓实干的事业观,打造高效率国资监管机关、高素质国资监管队伍。持续深化“晒比争先·提升五力”活动,着力打造“三讲三懂”国资监管铁军,制定市国资委“争一流、创样板、谱新篇”作风效能建设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印发市国资委机关权责事项清单,推动党风政风大转变。落实市国资委党委班子成员联系基层党组织制度,以“六联”工作机制为抓手,为企业、基层办实事、解难题,全年班子成员累计开展各类调研活动140余次,组织工作座谈70余场。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遵守党内政治生活准则。
二、坚持稳增长促发展,在履行使命中服务全市大局
牢牢把握国有企业功能性、战略性、支柱性的定位,推动市属企业在服务全市战略大局上勇挑重担。一是扩大有效投资有新担当。围绕综合交通、城市开发、民生实事等领域,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全年市属企业有效投资超1300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0%,同比增长约14%,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7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7%,同比增长约18%,有力支撑全市经济回升向好。轨道交通“八线并进”,在建里程约250公里,开通运营195公里。杭甬复线一期建成通车,六横公路大桥一期、杭甬复线二期等竣工验收,弥勒文化博物馆、三江六岸核心区夜经济示范带一期等重点项目建成开放,宁波枢纽空铁一体主体工程综合交通中心(GTC)项目一期顺利开工,天一阁南馆等全面推进。二是优化产业布局有新作为。充分发挥基金以投带引作用,推动国有资本当好耐心资本、长期资本,集中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国改基金+区域基金+行业基金”国资国企基金矩阵,全年新设立基金7支,完成投资项目127个,项目总投资额118亿元。路特斯科技、极氪汽车、地平线等3家企业分别在美国和香港上市,极氪汽车、荣芯半导体成为宁波仅有的2家企业进入2024全球独角兽榜单,泰瑞思、智昌科技等2家企业入选2024全球猎豹企业榜。三是强化基础支撑有新成效。在全省率先出台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指导意见,推出宁波国资国企系统履行社会责任“十大典型案例”,选送农商集团案例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地方国企社会责任蓝皮书,集中展现国企履职担当。推动市属企业加强民生保障,市少年儿童图书馆、邱一村安置房、洞桥垃圾焚烧发电等竣工投用,宁波市水库群东西线联通工程、李惠利医院东部院区改扩建项目、华美医院医疗综合楼等加快推进,北部综合保供基地项目、奥体二期开工建设。加快构建从田间到餐桌食品保供体系,持续强化水、电、气等供给,全市六区水务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推动市属企业积极发挥东西部消费协作主平台作用,全年完成消费协作销售额超1亿元。
三、坚持抓改革强驱动,在争先进位中激发企业活力
对标对表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以增强核心功能和提高核心竞争力为重点,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向纵深发展。一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再提速。坚持以系统性思维做好优化重组后半篇文章,3月全面启动全市国企改革深化提升加快建设一流企业行动,指导市属企业制定“一企一策”方案,共细化改革任务213项、工作举措560条。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围绕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博士后工作站、宽带薪酬机制等19个项目,实施“三项制度”改革攻坚。专项改革取得新进展,交工检测、国投咨询获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评估优秀等级;明州热电入围省国资委“科改企业”名单。开投集团再次入围中国企业500强,位次较去年提升66位,2家企业入选省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双金字塔”培育库,26家企业入选宁波创业创新风云榜,6家市属企业入围2024宁波企业综合百强榜,10家市属各级企业入选宁波市拟上市企业培育库,浙江华展进入宁波证监局辅导备案阶段。二是推进“三资三化”再发力。加大盘活存量资产工作力度,全市国有企业全年完成53个项目的盘活处置,回收(融资)资金103.07亿元,连续三年超百亿元,其中杭州湾跨海大桥公募REITs、能源环保行业融资租赁ABS、农副批发市场类REITs等多单全国全省全市首单产品成功发行。大力推动人防工程确权登记评估入账,895个项目、542.34万平方米面积完成权调,583个项目领取不动产证,1338宗项目、880.67万平方米面积完成评估,评估入账值约441亿元,有力壮大企业资本实力。推动市属企业在燃气、医疗、水务、公共交通等多个领域实现数据资产入表。三是多层次资本合作再深化。加强央省市县四级国资联动,推动市政府构建服务央企省企新机制,促成省属国资国企在甬举办高规格合作洽谈会,签订合作协议16项,总投资额近80亿元。组织召开宁波市深化与驻甬央省企合作对接座谈会,强化对接合作工作机制,为央省企在宁波放心投资、顺心发展、舒心经营创造良好环境。进一步扩充供应链管理等“1+5”市县国企产业联盟,累计吸收成员单位126家,达成合作项目13个,总投资超300亿元。突出招大引强,市属企业全年共谋划项目58个,已落地36个,实际到位内资和外资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市国资委获全省招大引强和开发区工作突出集体。
四、坚持优机制促规范,在提质增效中提升监管效能
坚持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监管方向,进一步改进优化监管方式和手段,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一是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制发市属企业重大事项报告管理办法、《市属国有企业公司章程指引》《宁波市国有企业并购上市公司工作指引》《关于推进市属企业集中采购的指导意见》等,修订完善《市属企业担保和资金出借管理办法》等,进一步健全国资监管制度体系。推动加强合规管理,市属企业集团层面基本实现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全覆盖,城投、交投两家市属企业成为宁波市首批行政执法监督观察站。二是加快转变监管方式。全面推行内部大监督体系建设,形成监督合力。选聘12名外派财务监督专员及专员助理,充实出资人监督力量。健全综合考核,全面实现“一企一策”“一企一卷”预期目标,四大模块29个考核指标67项考核内容中,个性指标占比达2/3,较去年上升26%,相关做法在省国资委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交流。迭代升级国资国企一体化平台,成立国资国企信创持续保障中心并承接全市保障任务,开展信创产品集中采购,节支率达41%。初步建成宁波信创国资云,实现全市国企云服务市场零的突破,入选全省数字经济发展优秀案例。三是持续提升风控水平。建立国企债券“3115”提前备付机制,严控非标债务融资。制定区(县、市)融资平台类国企债务风险化解方案,累计退出融资平台27家。组织开展全市国企领域虚假贸易、问题合同、违规担保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混改企业改革情况、市属企业招投标项目专项检查。开展亏损企业治理、精准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专项行动,明确到2025年,管理层级压缩至三级以内,减少企业法人户数共92户。撰写《追根溯源究管治——PDCA在国企资金管理审计项目中的应用》获评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高质量典型案例。
五、坚持强基础固根本,在从严治党中永葆初心本色
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到全过程,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一是抓实党纪学习教育。高标准抓实抓细党纪学习教育,构建“党委主抓、专班直管、部门协同”的工作体系,举办专题培训393场,开展警示教育32批,集中警示教育党员干部1600余名。全面梳理汇编市属企业近年来在被巡察、审计、专项检查过程中暴露的6大类29个方面81起违规典型案件并作全面通报,充分发挥监督追责“长牙带电”和警示震慑作用。二是全面夯实基层基础。坚持“抓机关、带系统、联央企”,开展国有企业党组织片组学习交流,举办央地国企“双融共促”系列活动。发布宁波市国资国企基层基础标识性项目,打造“优”“享”“燃”“聚”系列品牌,精准着力锻长补强,五星级党组织达到149个,《580我帮您》《共建和谐市场,践行初心使命》获评省级先锋案例,“甬蔬保”“红领曙水”获省党建创新品牌。培塑国资国企新风尚,开展“书记风尚”“党员先锋”“青年新风”专项行动,推出245个书记领办项目、745个党员实事项目。建立市国资委关工委,11家市属企业实现关工委组织全覆盖。三是扎实建设清廉国企。始终坚持把“清廉国企”建设纳入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中通盘考虑、一体推进,组织召开全市清廉国企建设工作会议,进一步构建市属企业、驻甬央企、区(县、市)国企一体联动的工作机制,相关做法在全省国资国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上作为唯一的地市单位作交流发言。按照省委、市委部署,承担“甬企廉”房产云应用开发建设,已覆盖10家市属企业、12个区(县、市),完成33661个资产项目、51.9万条数据归集,同步开发10个监督模型,得到市纪委监委充分肯定。推进清廉单元建设,打造“向阳枝”“红秤砣”“甬轨廉路”等一批具有宁波特色、国企辨识度的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