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开展“染色葱”专项检查行动
2月16日,为保障消费者的舌尖安全,结合宁波商贸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中心提示信息,针对目前宁波多家市场销售的小葱出现“掉色”情况,市商贸集团下属宁波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开展“染色葱”专项检查行动。
“染色葱”指的是在葱上发现有蓝色残留物质,可能是在种植中使用波尔多液,其有效成分为碱式硫酸铜,液体呈蓝色,可防止病菌侵染,具有杀菌谱广、有效期长、病菌不会产生抗体、对人畜低毒等特点。在农业生产上,是广泛应用的广谱杀菌剂和保鲜剂。
波尔多液是一种“古老”的杀菌剂,最早发现应用于1882年,具有低毒的特点,但铜作为一种重金属元素,过量摄入铜元素也会引起重金属中毒,危害人体健康。另外,过量摄入硫酸铜可以引发严重的消化道反应,导致呕吐等症状,铜摄入量要超过正常摄取量1000倍才有致命风险。
如果真的买到了“染色葱”,也不要太担忧,硫酸铜易溶于水,只要将葱放在水龙头下用流动水连续冲洗几次,能基本去除残留物;也可以在洗菜水中放一些面粉,这样可以带走叶子表面的残留。
此次专项检查行动,对蔬菜批发市场内的小葱直发大户、小葱专营区进行农药残留抽检,共计23批次,检测结果均为合格,并未发现“染色葱”。同时,召集市场经营小葱的7家经营户签订了承诺书,经营户纷纷表示,为做好小葱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坚决不销售“染色葱”,确保销售的小葱符合国家相关质量安全规定。
此次行动,还邀请市场监督管理局分析了目前食品安全形势、风险和小葱面临的管制措施,重点就小葱使用波尔多液(俗称染色葱)的危害作了详细讲解。并和经营户强调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及《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等相关规定,要严把小葱采购关,完善索证索票和进货验收制度,确保小葱来源清楚,严禁销售“染色葱”。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