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3日以来,鄞州桔子酒店南商店化身隔离点,来自全区各单位的几十名工作人员变身“大白”,面对启动时间紧、接收任务重、防疫基础薄弱等短板,全体专班工作人员争分夺秒检查设施,细枝末节演练环节,见缝插针强化培训,探索落实了“五化”工作法,用规范化制度切实筑起安全壁垒,用人性化服务有效营造温馨环境。截至目前,桔子酒店隔离点已接收152位医学观察人员,正在持续有序“满负荷”运作中。
一、规范化管理。鄞通集团副总经理任柳峰接到组织任命后,第一时间抵达隔离点执行行政点长任务。“二次出征”隔离点的任柳峰在防疫工作经验基础上,迅速指挥团队成员展开“地毯式”排查,厘清点位基本情况。同时为了顺畅接收医学观察人员,隔离点争分夺秒进行战前模拟演练,通过全过程模拟操作,查找短板,封堵漏洞。4月5日凌晨,152名医学观察人员顺利入住隔离点,工作人员持续发力,不眠不休排定次日工作时间表,什么时间做核酸检测、什么时间收取垃圾、什么时间消杀、什么时间送餐,努力使每项工作流程达到无缝对接;同时,隔离点探索执行减量、减重、减容垃圾“三减法”,有效缓解了垃圾储运压力。
二、高效化运行。在隔离点的每个房间门上,都贴有一个二维码,这是医务组提前设置的“打卡神器”。每天例行采集核酸和测量体温时间,医务组工作人员只要扫描每个房门上的二维码,隔离人员的信息一目了然。从小喇叭提醒,到U型逐个采集核酸,在高效运作方式的加持下,原计划2小时完成的核酸采集工作缩短至一小时。从上午7点启动检测,到上午8点15分,152份核酸标本及50份环境标本就能完成转运送检。
三、严格化监督。在隔离点里,工作人员经常看到院感督导员龚芳儿对着手机喊:“脱防护服动作要轻!””手卫生没做到位!”“鞋底记得消毒!”“垃圾不要去挤压,避免因气溶胶传播感染!”这是她在通过视频监控实时提醒“一脱”“二脱”区工作人员穿脱注意事项。此外,为了规范操作,隔离点多次利用晚上时间组织安保、保洁人员培训,并进行针对性教学考核。
四、团队化作战。在隔离点,152份餐食在15分钟内就能送完,每份热腾腾的饭菜背后,是团队化作战策略的缩影。每次送餐时,职守污染区入口的安保人员会帮助后勤人员将餐盒搬运至电梯,缩短了送餐时间;垃圾清运时,为减少垃圾在外滞留时间,清洁区与污染区的保洁人员协调好时间点,前后脚将消杀后的垃圾运送到楼下,再由污染区的保洁人员统一整理到医废箱中,大大减少了清洁区与污染区的交叉感染风险;夜班的安保人员也时常帮助医护转运医废垃圾,默默搬运130箱医废垃圾不喊苦不喊累。
五、暖心化服务。行政组成员龚丹峰来自区商务局,在隔离点主要负责健康观察人员的餐食。631房间不吃海鲜、528房间不吃辣、1007房间要多加一份饭……细心的他整理了健康观察人员的个性化餐食需求并记录在案,每次送餐前,龚丹峰会和团队成员一起再次检查,并提醒送餐阿姨“特殊餐食”的配送房号。登记信息是,工作人员发现有8位客人要在隔离期间过生日,龚丹峰更是提前为他们订好小蛋糕,写上祝福语,希望为他们带去“家”一般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