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立足港口最大资源打造国际冷链枢纽平台
今年宁波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擘画了今后五年宁波的发展蓝图,强调要立足港口这一“最大资源”,厚植开放这一“最大优势”,奋力构建“国际开放枢纽之都”大格局。围绕这一主题,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共同推动宁波扛起“重要窗口”的使命担当。
“建议宁波打造国际冷链枢纽平台,期待这个平台能够和宁波的港口资源一起整合,发挥优势,形成连接内外、促进港航服务业发展的枢纽基地。”宁波市人大代表黄秦波表示。
宁波北仑(开发区)具备一流强港的资源优势,对外开放的先发优势,临港产业的规模优势,自贸片区的体制机制优势,有条件、有能力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高能门户。
由宁波商贸集团携手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梅山保税港区)共同兴建的中国(梅山)国际冷链供应链项目(以下简称“梅山国际冷链项目”),于2021年3月17日在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中正式签约。
据介绍,该项目总投资额约36亿元,占地面积约400亩,计容面积约72.5万平方米,冷库容量可达30万吨,年周转率超过120万吨。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宁波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锻造宁波港口的“新硬核”,助力宁波打造成为全国第四大冷链枢纽港。
梅山国际冷链项目启动以来,宁波市商贸集团积极响应该市国资有效投资持续放量提升的要求,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即便在疫情持续影响下,项目推进依旧毫不减速。项目从拿地到全面开工建设历时仅238天,截至今年3月底,累计完成总投资约2.9亿元,跑出了“宁波速度”。
项目加速推进,离不开营商环境。营商环境作为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更将发挥关键作用。
近年来,宁波市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相继出台实施覆盖面更广、创新要求更高的优化营商环境4.0版政策,特别是针对口岸营商环境优化,由宁波市口岸办、宁波海关等部门协同合作,持续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深入开展第四轮专项攻坚行动,打出政策“组合拳”,奋力争先进位,打造口岸营商环境示范高地。
在2021中国(温州)新时代“两个健康”论坛上,全国工商联发布《2021年万家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宁波营商环境满意度居全国第一方阵。
中国(梅山)国际冷链供应链项目相关负责人水科磊表示,“一方面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另一方面项目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项目的招商工作也快马加鞭正当时。”
当前,宁波疫情多点散发,给项目招商运营工作带来一定困难,项目公司在市商贸集团领导下坚持疫情防控和招商引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积极采用“云洽谈”“云推介”等方式开展项目推介和洽谈,采取领导远程致辞、客商同步在线、视频互动交流、在线答疑解惑等方式进行洽谈,实现招商引资从“面对面”变为“屏对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