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水务环境集团申请10余项专利赋能水务高质量发展
市水务环境集团以集团生产经营为导向,充分结合技术攻关、技术改造、优化运行等项目开展自主创新,目前已申请二次供水、水厂改造和再生水等领域10余项专利,截至本月,有8项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为集团自主知识产权申请和科技创新之路又添新成果。
随着城市高层住宅数量的急剧增加以及人们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二次供水加压泵房噪声问题已成为目前城市内噪声的一个突出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科技中心经过实地走访和现场人员技术交流,结合二次供水泵房噪声产生的特点,提出一种用于二次供水泵房的隔振减振装置(ZL202222670556.4),并在住宅小区泵房噪声治理工程中予以应用,为二次供水泵房噪声控制提供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同时,根据技术人员提出的浮球开关水位控制器保护的实际难题,设计出一种浮球开关水位控制器保护装置(ZL202222164161.7),计划应用于供水区域内部分泵房。江北某新建小区,创造性的提出将消防管网设置于地下室明管敷设,针对地面消火栓的连接方式,科技中心提出一种住宅小区地下室消防管网与室外消火栓的布置系统(ZL202222200433.4),得到应用。
为深入了解各水厂运行状况和实际问题,科技中心主动深入调研一线生产活动,利用新技术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针对水厂的特点和短板,设计提出了3项专利,具体涵盖膜组件的连接和清洗方式以及构筑物的技术改造。接下来利用水厂的技术提标改造,将应用于膜组件的连接和清洗,提高生产效率,破解了膜组件安全稳定运行的“卡脖子”难题,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安全生产的保障。
今年8月,宁波入选全国首批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名单,为配合集团公司再生水发展战略,科技中心组织精干力量进行技术攻关,充分发挥专利对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作用,提前抢占知识产权高地。同时,为配合加强区域再生水配套管网建设,利用城市市政综合管廊新建工程,在管廊内同步敷设再生水管道,设计出管道支座和吊架,包括一种用于市政综合管廊的输水管道固定支座(ZL202222639856.6)和一种城市综合管廊用输水管道固定吊架(ZL202222639866.X)。
下一步,科技中心将组织青年专业技术骨干,组建成立技术创新攻关小组,致力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产品等领域集智创新、协同攻关,为全面提升供水保障能力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同时,科技中心将始终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坚持“以量布局、以质取胜”的原则,建立科学的核心专利质量管控体系,稳步提升专利质量,将来继续取得一批专利成果,以科技创新引领水务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