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国企数字化改革丨数字化轨道交通的宁波实践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的决策部署,省国资委近期专门召开全省国资国企数字化改革推进会,制定印发《浙江省国资国企数字化改革行动方案》,将数字化改革作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重点任务,全力推动国资国企数字化改革走在前、出实效、有突破。
各级国有企业近年来适应新趋势,拥抱新技术,在打造数字赋能平台、建设特色应用场景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数字化转型势头良好。同时,积极响应数字化改革的冲锋号角,在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上有了新的思考谋划。
数字化轨道交通的宁波实践
近日,位于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的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宁波轨道集团)凭借“信息安全顶层设计”成果在行业内惊艳了一把。该集团《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安全顶层设计及应用落地》案例从全国近千个案例中脱颖而出,入选“2020年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100个典型案例”,成为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唯一入选案例,也是仅有的25个地方国有企业案例之一。
轨道交通行业是一个资产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人员密集型的行业,也是一个具有复杂专业细分的技术体系。“万物互联”的数字时代,大数据、云计算、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的应用为轨道交通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作为一个有20多年行业经验的地铁人,宁波轨道集团副总经理许玲深有感触,“因为行业的特殊性,轨道交通企业通常面临着供应商多、资产数量庞大、安全管控难等情况,这些给企业管理和风险管控带来了严峻挑战。”目前,宁波轨道集团正加速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尤其在企业管理及信息安全等数字化应用方面,表现不俗。
8年数字化建设实现“1+1>2”
2006年底,宁波轨道集团成立。十多年来,他们破解征地拆迁、交通疏解以及穿越奉化江底等各类难题,取得不错的成绩。截至2020年底,宁波已开通运营1号线、2号线等4条线路,总里程155公里。
“2010年,我们开始部署数字化(信息化)工作,2012年起大规模探索企业管理信息化,开启了公司数字化转型提升。经历8年数字化转型探索与实践,信息化快速发展。目前,我们通过技术实现应用集成、信息互通,形成具有宁波轨道交通特色的‘管理体系+管控机制+安全保障’机制,我们强调的是顶层设计、资源共享,要实现的是多部门联动、相互推动,实现1+1>2。”集团副总经理许玲介绍。
宁波轨道集团的信息化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迅猛。集团从成立伊始就设立了信息中心,负责集团公司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工作。2020年,集团机构改革后,把信息中心升格为信息管理部,统筹负责集团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改革工作。
一方面,集团构建数字化运营体系和目标,体系化推进业务数字化转型进程,自易而难、自上而下逐步实现办公电子化、业务信息化和管理数字化。另一方面,借助大专院校、行业协会、权威专家等社会资源做课题、做模块,按一流企业标准、分阶段按合同执行,如“信息安全的顶级实际顶层设计”这一项目用了3年时间完成。
借助数字化建设,宁波轨道集团实现了多项经营管理上的创新突破,解决了多个之前面临的管理难题。
截至目前,宁波轨道集团四大类业务53个业务模块已实现信息化,业务数字化覆盖率84.1%,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在服务和管理两端发力——在客户端整合10余个服务渠道,打造“最多问一次”全渠道多媒体客户服务中心;在管理端大力推进业务数字化、资产一体化建设,实现企业高效运作和扁平化管理。
数字化带来的收益和价值是明显的,它纵向打通了各个业务部门,横向覆盖了核心业务并积累各个环节数据,它支持大规模运营下的精细化资源(人、财、物、事)管理。
如今,数字化已经成为驱动宁波轨道交通生产经营和日常管理提升的主要工具,为公司决策决议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依据,为宁波轨道集团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信息安全顶层设计”落地填补行业空白
作为城市重要民生工程,中国内地累计有45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线路近8000公里。城市轨道集团已然成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其安全性已被提升到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
但该领域的信息系统安全调查情报研究和安全法律法规仍缺少,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也不够健全,信息安全应急预警预案不成体系。针对这一薄弱领域,宁波轨道集团“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安全顶层设计及其应用落地”案例填补了这一行业空白。
“该案例实施后,企业管理效能更高了,信息安全建设试错成本减少了,企业社会认可度与行业地位提升了。”许玲介绍说。目前,宁波轨道集团“信息安全顶层设计”成果已在3号线一期全面应用,各工控系统在建成投入使用的同时就已满足等级保护相关要求,并取得等保备案证明,这在轨道交通行业内尚属首次。
同时,集团还利用移动支付和二维码技术突破性地解决了疫情期间大型公共交通企业无接触乘车和实名追踪溯源的难题,实现城市公交命脉安全和通畅两头挑。
随着各类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入,信息安全风险随之增加。“2020年,我们规避了70万次黑客攻击,查杀电脑病毒4.5万余个,平均每天拦截针对互联网售票系统的黑客攻击500次以上,有效保障国有企业信息化资产和广大群众信息安全,在重大活动期间有效保障城市重大基础设施稳定、安全运行。”该集团信息管理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0年,浙江省公安厅举办的“护网2020”攻防应急演练,宁波轨道集团信息化团队及第三方安全服务厂商组成专门的防护队伍,开展24小时应急值守,对各类安全设备的防护日志、告警信息及对外发布系统运行状态等进行全面的监控。
经过近一周时间,共分析检测出50余个疑似的恶意IP地址,阻断了近4万次针对官方网站和对外发布系统的攻击行为。在全省全行业400余家单位中,突出重围,以第一名成绩取得全省防守先进单位称号。
借力智慧城市建设提升“造血能力”
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的趋势,逐渐走向加快推进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多网融合发展,对轨道交通数字化、智慧化也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
据许玲介绍,宁波轨道交通已进入建管并重、多线运营的新阶段。智慧城市和智慧城轨的建设,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继续发力数字化和智能化既是顺应历史潮流,又是自身实际需要。
据悉,集团“十四五”战略规划中,“宁波轨道集团智慧城轨建设及未来企业数字化深入转型”是谋划的重点,主要从三方面着手——
紧跟技术新趋势,探索数字化蓝海。集团将持续推进数字化改革,积极探索应用先进技术实现传统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目前宁波轨道交通实现手机购票、刷码进站,在已开通线路车站均布设互联网购取票机(ITVM)等,深受广大乘客欢迎,实现公众畅行一站式服务。2020年,集团将无接触乘车、遥感测温、实名乘车、5G智能巡检防疫机器人等新兴技术加入疫情防控体系武器库,实现防疫和保生产并重的效果。
构建一体化平台,提升运维智能化。集团以“四位一体”战略为蓝本,重点在“规划、建设、运营、开发”四个方面构建一体化管控平台,真正实现“横向业务可达,纵向数据可控”目标。例如通过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物资采购、库存、盘点等领域,完善和优化供应链管理体系,有效地为企业降低成本等。
构建大数据平台,挖掘大数据价值。通过积累的供应商、员工、合同、财务、资产、维修等大量数据,建立大数据中心,将地铁乘客和票务大数据信息、生产信息系统大数据信息、企业内部管理数据信息等进行大数据存储和挖掘,挖掘数据价值,为企业的管理、决策、考核提供强有力支撑。
针对集团数字化转型的未来谋划,许玲表示,“一方面在建地铁项目处于速度、质量与安全等多重考验的攻坚期,运营服务处于更加多样化多元化精细化多重压力的承压期;另一方面,地铁企业面临从‘运营’到‘经营’的理念转型,需进一步持续深化企业改革创新、拓展产业链,提高造血能力,实现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下一步,宁波轨道集团将继续围绕规划、建设、运营、开发“四位一体”发展战略,加快探索布局智慧城轨产业链,不断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实现地铁与城市的共同发展走出具有宁波特色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新路子。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