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剧史上第一个大专班开班,订单式培养地方戏曲高端人才提升专业和修养
“希望你们秉承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求真尚美’,‘精艺修为’的校训,练好一身本领,炼好一生品格,三年之后,争做一名德艺双磬的甬剧传承人……”2021年10月27日上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戏曲学院2021级甬剧(大专班)开班仪式在天然舞台小剧场举行。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戏曲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谢青给学生们饱含深情地讲解了未来三年学校要授予的知识体系,26位甬剧新秀也迎来了大专学习生涯的第一课。
看着这20多位“00后”能顺利进入学校深造、全日制进行学习,宁波市甬剧团团长吴刚深有感触,这批甬剧新苗寄托着宁波甬剧人的希望,肩负着甬剧传承的使命。“由衷为他们感到高兴,继续在省戏曲学院深造,不仅能进一步提升戏曲专业素养,也能学有所长,汲取精华,丰富甬剧的表演形式,为甬剧的现代化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甬剧是宁波的地方剧种,是“天下第一团”大家庭中的其中一员。之所以称之为天下第一团,是因为从事甬剧演出事业的人,一共也才寥寥几十人,而出挑的更是屈指可数。2016年,宁波市甬剧团启动了第九代传承人的招生工作,采用订单模式和宁波外事学校(文艺学校)联合开设了甬剧传承班,经过2016年和2017年的努力,甬剧传承班分两批招收到了共26名学员,男生10人,女生11人,乐队5人。他们成为了宁波甬剧团“第九代”传人。
为了培养这一批甬剧新苗,过去的四年,从外事学校到甬剧团,上上下下拧成一股绳,付出了大量心血,学生们也异常努力地传承好这一非遗地方戏曲。
在学校里的三年,甬剧班学生坚持每日朝六到晚八,早晚功每次3个小时,白天还要进行身训、唱腔、念白、把子等8门核心课程及文化课学习。一年的跟团实习期间,甬剧团举全团之力对“第九代”进行指导、教学。为了提高学员专业素质,丰富甬剧表演手段,甬剧团还专门邀请了一大批戏曲界名家前来为学员授课讲座,他们邀请了昆曲名家、二度梅获得者林为林对学员们进行身段辅导;还邀请到江苏省昆剧院的昆曲名家、梅花奖获得者孔爱萍,以及瓯剧梅花奖获得者方汝将,婺剧名家朱元昊、周子清前来上课。可以说,宁波市演艺集团和宁波市甬剧团为了这批“第九代”倾尽全力,更是满怀期待。
而第九代演员也终究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2020年10月20日、21日晚上甬剧非遗艺术班毕业大戏《半把剪刀》《天要落雨娘要嫁人》在天然舞台进行公演。纯商业的演出,天然舞台一楼全场满座。宁波观众对甬剧第九代孩子的出场充满了期待,也见证了“第九代”的青春风采。观众们评价年轻的甬剧演员不但颜值高,基本功也扎实,唱念做打身眼手法无不充满了美感。
“第九代”完美经过了观众的检验,得到了认可,但是未来的路该怎么走,宁波市演艺集团和甬剧团也是撒费苦心。宁波外事学校(文艺学校)的中专教育解决的是唱、念、作、打等技术的全面化和规范化问题,虽然有圈内优秀的甬剧大咖杨柳汀、钟爱凤、杨佳玲、沃幸康等老一辈亲自传授甬剧精华,但是对于甬剧传承、未来发展的问题,演员们还是理解的不够深刻,没有自己创新性的见解,如此一来,提升自我的空间就狭小了。
经过宁波市演艺集团和甬剧团多方奔走,最终在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甬剧第九代26位演员决定送至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戏曲学院进行为期三年的全日制大专定向培训,接受更高的教育。除了甬剧地方特色的专业戏曲知识由甬剧团老一辈传承人授课之外,其余的戏曲专业知识都将由省艺校传授,甬剧文化如何延续发展等课题也将在学校进行延续性学习。
“培养一个出色的戏曲演员非常不容易,之前我们也是想方设法在探索如何去培养甬剧的高端人才,邀请名师名家授课进行阶梯式培养,但都是阶段性的教学,对于一个团整体的提升帮助不大。青年演员的可塑性很强,这次第九代26个传承人能全部进入学校进行定向培训,我们也是期待着三年后他们的蜕变,满载而归。”宁波市演艺集团负责人表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